時序走到三月,新舊菜鳥們應該朝著目標計劃奔走一段時間了吧!

新世代對工作總是充滿著許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從領到大學畢業證書的那一刻,便很有想法的朝著興趣目標衝刺甚至大膽的創業,各行各業都有其專才的領域,要能找到喜歡並適合自己且不受挫折的堅持、勇往直前的工作,絕對需要莫大的毅力及勇氣,更要忍受一路上的跌跌撞撞。不論是大環境改變亦或是新創產業的崛起,每份專職都有需要面臨的問題及產業變化,而如何從自身的喜好發展在工作中,進而闖出一番天地呢?

今天就來聽聽新浪娛樂台灣事務站【鄭偉柏】總監說說他的故事吧~

鄭偉柏總監   

堅持做對的事,以不變應萬變

在資訊還尚未快速連線的年代,相信五、六年級生一定都有幾本很有感的剪報簿,透過剪報留下許多珍貴的少男、少女回憶。他說,20出頭歲的年紀踏入媒體圈,到現在已經超過15年。記得剛入行時從報業的文字記者開始,每天都像上戰場一樣繃緊神經,除了報導內容讓長官滿意外,還要找尋有獨家性的新聞議題,即便過程中有著不合理的要求及火燒屁股,仍然要帶著使命感、衝勁,將正確、有意義的事件傳達給大眾。

早期大部分的人仰賴報章雜誌得到新資訊,不過隨著廣播電視、網路、科技新媒體的快速普及廣泛使用,如今瞬息萬變的台灣媒體圈,報導方式及觀念已經不同以往。

 

培養新世代擁有國際視野

因為記者的身分及不偏頗的報導方式,讓我結交到圈內多位好友,雖然現在較退居幕後管理者的角色,不過只要遇上國際性的人物,如李安、拳王泰森或這次第52屆金馬影展的籌備策劃、康熙節目影響綜藝圈的探討等相關重要議題,仍舊被指定安排要列席專訪或參與規劃,不單如此,在管理層面不斷思考未來的整體發展及如何在華媒洪流中帶領同事們往前邁進,提高觀察度及觀察力,並走出台灣舒適圈讓他們看見更大的世界舞台,培養年輕一代的記者們有宏觀的視野與國際觀,就像我們新浪的華府特派,年紀大概都25.26歲,就已經在白宮採訪習近平與歐巴馬總統會面的盛況。

記得我們的記者曾經提到,早期是由台灣人在教導美國官員中文,現在已經由大陸人員專職訓練,看似簡單的教學過程,卻可無形中融入文化及培養國家間的關係,尤其這些官員位階高升時,這應該是台灣人需要省思及重視的部分。反觀,台灣目前的報業已經很少針對議題性的事件做詳細深入報導,也很少讓年輕一代的記者報導具話題性的國際新聞,依舊以台灣人的觀點看待事件,反而是後來崛起的新興媒體,中立專業,剖析狀況條理分明。如:端傳媒。

 

塑造個人品牌

在媒體圈流動率很大,以5~10年長期扎根來看,要如何保有初衷及給人信任感是很重要的事,雖然有些機運不錯的記者一下就跳到大報,專訪過大大小小的人物,受訪者當下看的也許是背後閃亮亮招牌而賣你面子,但如果不在這樣的光環下,受訪者還能因為你侃侃而談,這才是真正展現自身價值及發揮累積實力的時候。所以,不論在哪個位置,塑造個人的處事態度及被肯定,仍然佔了絕大的因素。

待續~~

 

 

arrow
arrow

    ystore雅浩家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